少動手少開口的媽媽,培養出自動自發的孩子
學校地板上常有形形色色的失物。這些掉落的東西,
幾乎不見孩子主動拾起來,或將它丟到垃圾筒裡,更別說是熱心尋找失主了。
即使老師開口說:「喂,鉛筆掉下來囉!」如果不是自己的鉛筆,
便以漠不關心的神情回說:「不是我的東西。」這樣的孩子,
在家裡難道沒受過教養訓練嗎?事實並非如此。
他們的媽媽總是對著孩子嘮叨:「要這樣做」、「要那樣做」。
已上幼兒園的R小弟,每天被媽媽這樣嘮叨:「快點去洗臉!」、
「快點換衣服!」、「快點吃早餐!」R小弟的媽媽在公司上班,
所以每天早上都與時間賽跑。除了整理自己的衣著儀容,還要忙著做早餐、送孩子
去幼稚園……
去幼稚園……
雖然媽媽也知道不該一直催促R小弟,但還是忍不住數次脫口而出,叫孩子快點。
四歲的O小弟個性溫吞,不論遊戲或吃飯,都非常慢條斯理。
一天,他吃東西不小心,把牛奶打翻了,
於是媽媽說:「啊,怎麼又把牛奶打翻了!你真是一個糊塗蛋……」
然後繼續嘮叨:「快點去拿抹布擦乾淨。你啊!真是壞毛病。你沒喝到牛奶,塌塌
米喝到了怎麼辦?
米喝到了怎麼辦?
還好塌塌米喝了不會長大,可是你看!牛奶會發臭,擦的時候要更用力些。你這個
呆瓜!」
呆瓜!」
對O小弟的媽媽來說,妳並不想說出O小弟是「呆瓜」的話,可是,因為心情焦
急,以致口不擇言,說出這番話。
急,以致口不擇言,說出這番話。
五歲的M小弟通常一到八點半,就要整理床鋪、準備睡覺。
可是,每天晚上都會聽到媽媽這樣說:「來,整理一下!」、「來,刷牙!」、
「來,換睡衣!」
「來,換睡衣!」
M小弟生氣地頂嘴:「不要說了啦!我正想這麼做嘛……」玩在興頭上的孩子,
總是把時間忘得一乾二淨。M小弟也知道,八點半必須準備上床睡覺,
可是忘記留意時間,才被媽媽這樣說。
以前,曾有人對育兒感到不順心的媽媽,錄製一天生活作息的錄音帶。
這些媽媽聽到自己對孩子氣急敗壞的聲音,對「原來自己這麼嘮叨」感到驚訝不
已,從而開始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。在媽媽的心裡,
已,從而開始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。在媽媽的心裡,
似乎潛藏有一種依賴性的想法:「對自己的孩子這麼說,應該沒關係吧!」而這種
想法,不知不覺中讓媽媽的言語變得粗暴。
想法,不知不覺中讓媽媽的言語變得粗暴。
不代勞、不出主意而在一旁守護孩子,並不比動口責罵來得容易。
嘮嘮叨叨是沒辦法教好小孩的。與其不由分說地責罵他,
不如多說些讓他自動自發的話,譬如說:「遊戲結束了嗎?」、「差不多該準備上
床囉!」等等。
床囉!」等等。
培養嘗試「去做的勇氣」是必要的
媽媽對孩子的干涉,從嬰兒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已開始。根據NMS的調查發
現,有9.5%的媽媽整天抱著嬰兒不放。或許我們可以說,媽媽對孩子的過度保
護,是從哄抱嬰兒開始的。
現,有9.5%的媽媽整天抱著嬰兒不放。或許我們可以說,媽媽對孩子的過度保
護,是從哄抱嬰兒開始的。
E小弟從吃離乳食品開始,一直由媽媽餵食。即使過了二歲生日,他也絕不自己進
食,只是等著張口吃飯。通常到了二歲,孩子雖然不是很熟練,但是多半會自己嘗
試用湯匙進食了。
食,只是等著張口吃飯。通常到了二歲,孩子雖然不是很熟練,但是多半會自己嘗
試用湯匙進食了。
E小弟不會自己進食,應該是他從未有過自己進食的經驗吧!
可以想見他到了二歲、三歲,還是不會自己進食。
三歲的K小弟,個性非常頑皮。一到公園玩,不是和同伴搶奪玩具,
就是插手管同伴的閒事,所以媽媽一刻也不容許他離開自己的視線。
K小弟想要做點什麼,媽媽立刻飛奔而來。
「要好好一起玩喔!」、「會不會痛?真對不起!」一碰到問題,
媽媽以最快的速度幫K小弟解決。可是,當事人K小弟引起騷動後,
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。 孩子之間搶奪玩具,就讓他們盡情地搶吧!
但現實上在其他媽媽面前,是不可能置之不理的。
現代孩子的教育問題,是因為過度保護孩子的狀況已愈來愈多。在孩子彼此之間的
衝突中,讓他們自己解決難題的機會實在太少了。
衝突中,讓他們自己解決難題的機會實在太少了。
媽媽事必躬親,隨著孩子成長就會演變成孩子茶來伸手、飯來張口。
結果,造就出缺乏「生活能力」的孩子———換言之,出現一群沒有「動力」的孩
子。
子。
為了避免這類困境,孩子從小就必須讓他嘗試各種事物。
散步回到家裡,讓他自己把脫下來的鞋放好;即使吃得到處都是,也要讓他自己吃
飯;脫下衣服,自己將它放入洗衣籃內;早上起床,自己洗臉、刷牙;吃點心時,
一定坐著吃。
飯;脫下衣服,自己將它放入洗衣籃內;早上起床,自己洗臉、刷牙;吃點心時,
一定坐著吃。
從幼年時期,便把這些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事讓他習以為常。
一旦孩子長大,媽媽的嘮叨會一下子減少許多。
如果媽媽認為「孩子還太小,這樣子太勉強啦……」,什麼事都搶著做,到頭來,
孩子會根深柢固認為:「這些全都是媽媽該為我做的事。」
孩子會根深柢固認為:「這些全都是媽媽該為我做的事。」
孩子剛開始嘗試時,通常笨手笨腳的,也可能犯錯和失敗。讓孩子自己來,勢必增
添媽媽的麻煩,可是無論如何,也要讓孩子試試看。一旦孩子自己完成了,不妨給
他讚美,繼續做得更好,就再度誇讚他。這是教養孩子的第一步。
添媽媽的麻煩,可是無論如何,也要讓孩子試試看。一旦孩子自己完成了,不妨給
他讚美,繼續做得更好,就再度誇讚他。這是教養孩子的第一步。
媽媽一定得記住:從零歲起就可以開始教養孩子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